(一)技术内容
该技术在稻田中建立充分的碳管理与严格的水管理协调措施,保持根区水分、减少渗漏与无效蒸发、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,应对季节性干旱;根区富碳、好氧的微环境改善了水稻根系发育,助力根系对水分养分的吸收;氨磷流失的减少,助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。 |
(二)主要技术指标
1.精准灌溉控制系统: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如物联网、传感器等,实时监测稻田的土壤含水量、气象条件等参数,根据水稻生长的需求和土壤水分状况,精准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,实现灌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。 2.节水灌溉设备:采用节水灌溉设备,如滴灌、喷灌等,将水分直接输送到水稻的根部,减少水分的无效蒸发和渗漏,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。 3、水肥一体化管理:根据稻田的土壤养分状况和水稻生长的需求,制定科学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方案,将化肥和灌溉水一起施入稻田,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,同时减少化肥的流失和污染。 4、稻田生态系统调控:通过调整稻田的水位、种植密度等措施,优化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,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,促进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和转化,同时减少稻田氮、磷等污染物的排放。 5.该品种水稻整精米率52.60%(常规淹灌模 式下整精米率48.25%); 2.要白度2.30%(常规淹灌模式下要白度 2.80%); 3.胶稠度79.5mm(常规淹灌模式下胶稠度 78mm); 4.直链淀粉含量15.85%(常规淹灌模式下直 链淀粉含量15.25%。 |